該協會最初在2000年成立於泰國,開始追蹤人權情況、倡議釋放政治犯與和改善政治犯被監禁後的生活品質,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成立後,回國繼續運作。
對自己生氣的目的是讓自己別犯同樣的錯,把樹枝削尖的目的是把魚串起來烤。在後面這種情況,你可以想像「意義」這個概念的適用範圍從行為延伸到行為的產品:削尖的樹枝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讓我們容易烤魚。
二、 承接上一點,我們可以問:就算製造者能為「產品」帶來存在意義,界限在哪?若良善的上帝要求你做好事守護地球,這聽起來滿合理的。「意義」的第二種意思是可達成的效果: 丁丁:都已經確定買不到票了,你現在對自己生氣有什麼意義? 大門:對自己生氣沒辦法改變沒買到票的事實,但或許可以讓我記住這件事,下次提早準備[1]。說誇張點,我們光是觀察製造橡皮擦的人心裡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橡皮擦存在的意義,但當我們討論的不是橡皮擦而是人,似乎是另一回事。那人呢?人的生命有意義嗎? 多數人可以無痛接受橡皮擦有存在的意義,因為如此預設讓我們可以方便討論橡皮擦、評價橡皮擦,而且你很難否認這個事實:橡皮擦就是人類基於特定目標製造出來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人類對於一個東西的意義、目的、理由、原因隨時都有共識,而是說這組概念可以讓我們很方便思考和溝通彼此在幹嘛。
我們最多只能說,對於我們人類來說,若把這塊橡膠當成擦拭筆跡的工具,我們可以過得更好,並且更能理解其他人類(例如在橡皮擦工廠工作的人和開文具店的人)的行動。不過,這一整套概念真的能如此引伸嗎? ※感謝JuYa Tsai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針對今年的緬甸軍事政變,台灣外交部於2月21日,同樣透過聲明稿,對緬甸軍政府接連對和平示威民眾濫用致命武力的行徑深感遺憾,並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同聲表達譴責,以及呼籲緬甸軍政府應自我克制,聆聽民眾的聲音,並以和平、對話方式解決政治紛爭,使社會百業儘速正常運作,讓動盪的局勢及早落幕,並恢復緬甸民主。
Photo Credit: 中央社人權團體與多名民進黨籍立委8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 ,譴責緬甸軍方血腥暴力鎮壓,呼籲我國政府對滯台之緬甸人士給予援助然而,由於與軍政府關係密切的中國和俄羅斯的杯葛,進而讓國際制裁和救援工作寸步難行。只是,這道民主曙光再次被獨裁烏雲遮蔽,也讓緬甸人民再陷水深火熱之中。台灣在首次政黨輪替後援緬行動回顧台灣的政治民主化歷程,台灣社會對於這種獨裁政權對民主的打壓必定可以感同身受。
面對這些獨裁下的苦難,台灣,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不過由於台灣沒有中國大使館,「台灣自由緬甸網絡」只有到緬甸駐台北貿易辦事處抗議,同時也透過講座、記錄片播放、音樂會、請願及遊行動方式,希望能夠讓台灣社會更能瞭解緬甸人民的處境,進而加入救援行動,其中,包括類似早期國外救援台灣「政治犯」的寫信、明信片及國際連署等行動。
因此,早在2006年,由台灣勞工陣線發起成立「台灣自由緬甸網絡」,結合許多非政府組織及在台緬甸社群,透過倡議及參與國際救援行動的方式,希望國際社會持續向獨裁軍政府施壓,以促進緬甸的自由與民主。Photo Credit: 中央社人權團體與多名民進黨籍立委8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 ,譴責緬甸軍方血腥暴力鎮壓,呼籲我國政府對滯台之緬甸人士給予援助。台灣還能做得更多這次,面對軍政府透過政變剝奪人民不好容易才得到的民主與自由,緬甸人民展現了無比的社會團結,但得到的回應卻是軍警更殘暴的鎮壓與殺戮,在台緬甸社群也積極地動起來,先後於緬甸社群聚集的華新街(南勢角緬甸街),以及自由廣場舉行集會,抗議軍政府的暴行。軍人頭子以緬甸選舉舞弊為藉口發動軍事政變,並大肆逮捕包括翁山蘇姬等民選政治領袖。
台灣能做的就包括儘速完成《難民法》,制度化台灣的難民協助工作。過去數年來了,面對獨裁軍政府的暴虐,各邦少數族群只能採取軍事反抗的手段,讓緬甸一直處在「內戰」狀態,一直到2010年翁山蘇姬被解除軟禁後才漸露出一線曙光。而年輕世代計劃於5月2日舉辦「緬甸春季革命大遊行」,希望透過與國際行動接軌,能夠得到更多台灣社會的聲援與支持。孫友聯是與會者之一(右一)。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自由緬甸網絡成員)2021年2月1日,一場突襲式軍事政變讓原本漸入佳境的緬甸民主驟然變調。就如緬甸民眾所言:「軍政府不會因為刮風下雨而就不殺人。
當然,也包括國際公民社會的合作等,以更即時地介入和協助重大人道事件。針對今年的緬甸軍事政變,台灣外交部於2月21日,同樣透過聲明稿,對緬甸軍政府接連對和平示威民眾濫用致命武力的行徑深感遺憾,並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同聲表達譴責,以及呼籲緬甸軍政府應自我克制,聆聽民眾的聲音,並以和平、對話方式解決政治紛爭,使社會百業儘速正常運作,讓動盪的局勢及早落幕,並恢復緬甸民主。
同時,外交部也對於因為追求民主自由而失去寶貴生命的緬甸民眾致上最高的敬意與哀悼。接著在4月9日,立法院通過朝野黨團共同決議,支持國際社會為恢復緬甸民主的相關行動,呼籲緬甸軍方勿以武力攻擊和平示威民眾,政府應提供在緬台商必要協助,並視個案放寬滯台緬人停居留期限。在每一年都會在6月19日翁山蘇姬生日當天,為國際的緬甸救援行動,會發起到各國的緬甸和中國大使館的抗議行動,以施壓緬甸與中共當局。那一年,網絡成員不畏強颱柯羅莎侵台,在台北街頭舉辦「自由緬甸、民主勝利」遊行活動,創下了台灣強颱遊行的記錄。除外交部以正式聲明稿的方式申援緬甸之外,同一天,時任的陳水扁總統更代表台灣嚴厲的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行。在「袈裟革命」遭到血腥鎮壓之際,網絡成員召開「支持緬甸民主、譴責暴力鎮壓」記者會向赴外交部陳情,並獲得政府的正面回應。
而作為國際民主社群重要的一份子,事實上台灣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尤其是共同面對中國霸權的侵擾,政府和公民社會都可以為深陷獨裁苦難的人伸出更大的援手。雖然這場突如其來的軍事政變,激發了緬甸人民團結一致的抗爭行動,但換來的卻是槍林彈雨的血腥暴力鎮壓,短短一個月內就有數百名民眾遭到軍隊殺害,殘暴程度更甚以往,也引發了東協各國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甚至連過去始終保持沉默的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都紛紛跳出來譴責緬甸軍事政變和暴力鎮壓。
並透過外交及人道管道,對於流離失所的人,提供必要的協助,以及透過於去年剛成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國際政府間串連,對於共同追求的民主與人權價值,建立區域性或國際性的機制,催生「亞洲民主連線」。2015年,緬甸進行獨立以來第五次,同時也是近二十五年來的第一次公開全國選舉,緃使仍然受到軍方選舉制度的諸多牽絆,但緬甸人民展現了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毅力,選舉結果「全國民主聯盟」(NLD)大獲全勝,讓緬甸民主發展向前邁出一大步
」 他也提到美國12年的國民義務教育,曾經讓美國成為最偉大的國家,但在21世紀,12年國民義務教育已經不夠了,這是為何他增加免費學前兒童托育及2年免費社區大學教育的原因。兩項計畫資金來源主要是向富人增稅,但拜登承諾他不會對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的美國人增稅。
他表示:「沒有人應該每週工作40個小時,卻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計畫指出,若納稅人的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稅率將翻倍提提高至39.6%,拜登指出這是小布希 (George W. Bush) 當總統時的稅率,他只是移除部分讓富人能繳更少稅的漏洞。「美國不會放棄我們對人權和自由的承諾,沒有一個負責任的美國總統,會在基本人權受到侵犯時保持沉默,美國總統必須代表整個國家的精神。」 拜登也敦促參眾議員們在下個月底,即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警察殺害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一周年之前,通過警察改革法案(佛洛伊德是非裔美國人,去〔2020〕年一名警察將膝蓋壓在其脖子上超過9分鐘致死,上週該警官被判謀殺罪成立。
他說:「是時候讓美國公司和最富有的1%美國人開始繳納公平份額的稅金了。」 他也抨擊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港譯「特朗普」)推動共和黨多數的國會,於2017年通過的2兆美元減稅措施,稱這是美國公司和最上層富裕人士的巨大收穫。
拜登表示:「我們不能只忙於與彼此競爭,以至於我們忘記了更重要是在21世紀的競賽中打敗各國。」 根據《路透社》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於拜登上任百日以來的滿意度達55%,比前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同一時期的支持率高出約10%,但拜登的滿意度仍僅排名美國所有總統到任100天倒數第三。
《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調查則顯示,美國民眾對拜登的滿意度為52%,不滿意度則為42%。該計劃還保證,中低收入家庭將不會支出超過其收入的7%,於5歲以下兒童的托育服務。
拜登說,美國將在印度太平洋部署強大的軍事能量以防止衝突。」 針對共和黨人抨擊的非法移民問題,拜登呼籲國會通過他的移民改革法案,他提議讓數百萬的美國非法移民能獲得合法身分、增加對中美洲國家的援助、重新調整邊境管制措施,並擴大接受合法移民,該法案尚未在國會獲得通過。美國是種信念,是歷史上最獨特的信念。我們生來人人平等,這就是我們,我們不能背離這一信念。
拜登說:「如果你相信我們需要一個安全的邊境,如果你相信我們應該有合法取得美國公民的管道,通過這個法律。編譯:吳宗宜 拜登上任百日前夕,向國會發表演說 4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滿百日前夕,在國會聯席會議上向參眾議院發表演說,內容涵蓋非法移民、種族歧視、兒童教育、基礎建設、武漢肺炎和外交政策等議題,更包含兩項重要法案,也就是總經費達1.8兆美元的《美國家庭計畫》(American Families Plan)和2.3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American Jobs Plan)。
美國將會與盟國緊密合作,應對伊朗和北韓的威脅,同時結束歷史上最長的阿富汗戰爭。在外交政策方面,拜登表示他已和其他國家領導人明確表明美國回來了,美國不會獨自領導世界,而是與盟友團結一心。
演說內容 演說中首先提到1.8兆美元的《美國家庭計畫》,旨在為所有美國3到4歲的兒童提供2年的免費學前教育,還提供2年免費的社區大學教育。如果你不喜歡我的計劃,但至少可以通過我們有共識的部分,以確保夢想家(Dreamers)的公民身份。